简介:9岁开始读书,16岁毕业于西安东厅门明星中学,当时家境比较殷实,又是家中长子,完全可以帮助父亲料理生意,但张悦侠却毅然参加我党在陕的地下组织,秘密从事革命工作,有时冒着全家人的生命危险,将会议地址选在自己家中,有时半夜三更到东大街散发传单。1938年,27岁的张悦侠考入了黄埔军校第16期学生队,开始系统学习军事技术,1940年毕业被分派至国民革命军第27师任少尉排长,军队驻扎在河南灵宝。后因看不惯国民党部队的腐败和黑暗,回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。解放后,张悦侠在工作之余教学生习拳,游历名山大川,生活虽不富裕但精神非常充实、张悦侠说自己少时体弱多病,为强身健体,10岁时开始接触和演练武术,19岁时师从著名拳师卜忠信先生演习武术。卜先生拳术精湛,为人寡言,动作规范。1943年,张悦侠经人引见,又拜西安东关朱家花园朱耀亭先生为师学习武术,朱耀亭人称朱二爷,是陕西民国时期著名拳师。朱先生教授耐心仔细,对弟子授拳严格。在朱先生处张悦侠先后学习了大行拳、四把锤、大梨花等多种陕西优秀拳种、张悦侠在陕西武术界德高望重,在他看来,如果不把自己掌握的拳法记录下来,传承下去,这些拳法很有可能面临失传。他一边尽其所能教授徒弟学艺,一边着手书写、整理老拳谱、张悦侠家中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他枕头下厚厚的拳谱。他从80岁开始,在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,夜以继日,潜心研究,整理和挖掘陕西地方武术要义,至今笔耕不辍。在记者和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中,张悦侠从里屋抱出一个木头盒子,轻轻打开,里面是一厚摞拳谱,有些纸质已经发黄。记者翻开细观,上面对陕西拳术的每个套路都进行了详细介绍,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拳术拳法全面进行搜集整理,书写用竖排字,笔力遒劲,显示出较深厚的学养